当前位置: 首页» 联盟概况» 联盟简介

联盟概况

联盟简介

  “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”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、上海中医药大学、广州中医药大学、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五所中医药高等院校所组成的“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”。2015年12月22日下午,五校共同签署了《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框架协议书》。联盟是为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创新、整体提升目的而自愿组成的、非营利性的、非法人的大学联合体。

  联盟的宗旨是本着自愿、平等、合作、协同、发展的原则,建立长期的互惠、互利的合作关系,充分发挥和利用联盟成员学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,提升各联盟成员的教育质量、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,实现联盟成员学校的高水平发展。共同探索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,解决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、满足新需求,为提升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,为更好地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、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做出贡献。

  联盟成员将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师资建设、科学研究、医院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。

  人才培养方面,大力推进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,促进医教协同,深化临床人才培养。推动本科生、研究生在成员学校之间的跨校交流与培养;联合建立卓越型、拔尖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,开展基于传承的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与实践。

  学科建设方面,加强联盟成员学科之间的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,推进成员学校学科建设互补发展,提高学科建设的统筹协调能力。依托各成员学校优势,通过共同建设研究中心、协同创新平台等,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建设。

  师资建设方面,推进联盟成员之间的教师兼聘、跨校授课、师资进修制度建设,实现优质师资共享;联合开展教改研究与教材建设,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协同开发与共享。选派优秀管理干部挂职锻炼,不断提高联盟学校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。

  科学研究方面,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,优化联盟成员研究基地和研究力量布局,开放联盟成员的科研平台,以优势科研领域为支撑,建立联合科技攻关机制,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联合攻关,形成技术创新联合体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集群。

  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,推动联盟及联盟成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,以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为契机,强化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建设,全力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。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,培育一批品牌企业,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国际合作项目,探索建立有效中医药国际合作机制,推动解决影响制约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关键问题。

  附属医院建设方面,随着医改不断深入,推动联盟理顺“大学-医学院-附属医院”关系,明确各自职责与权利,更好地加强大学对附属医院的科学领导,发挥附属医院在医教研体系中的作用,积极推动联盟成员附属医院在管理体制、临床教学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。

 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方面,打造中医药新型健康服务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,围绕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落实,以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突破口,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,把握社会健康服务需求新常态,加快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,加快构筑健康和谐社会新常态。

  发展决策方面,建立中医药教育高端智库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主题,围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,以完善政策和机制为关键,全力推进中医药深化改革,增强联盟高校融入和服务国家经济、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能力,为中医药事业科学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。

  联盟设立理事会,理事长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担任,任期五年,理事会秘书处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;执行理事长由联盟学校轮值大学校长担任,轮值任期一年,其他单位为理事单位。

  五所大学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,以“坚持中国特色,建设世界一流大学”为目标,五校联盟坚持走好协同共赢之路,不断推进可供全行业复制的有效路径和方式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联盟坚持问题导向、创新导向、系统导向,以解决现实需求为切入点,带动机制体制的突破,不断拓展协同创新领域,搭建开放的、互动的、服务的平台,为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发展、为中医药和其它学科、行业之间的全面协同发展,创造新机制、提供新经验,为提升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出贡献。